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17年(100頁).docx
《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17年(100頁).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17年(100頁).docx(104頁珍藏版)》請在地產文庫上搜索。
1、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建議書二一七年九月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建議書目 錄第 1 章總 論11.1 項目的提出11.2 項目概況21.3 報告編制的依據21.4 用地基本情況 231.5 項目位置情況41.6 報告編制的原則41.7 項目建設的內容及規模概況51.8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01.9 主要技術經濟參數101.10 研究范圍121.11 可行性研究結論12第 2 章項目建設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152.1 項目建設背景15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3第 3 章項目建設地點及建設條件273.1 項目建設地址273.2 項目建設條件29第 4 章項目建設方案3
2、24.1 總體規劃設計324.2 建筑設計依據334.3 項目建設標準344.4 建筑設計方案394.5 結構設計494.6 給排水工程514.7 電氣工程534.8 暖通空調工程55第 5 章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565.1 環境和生態現狀565.2 生態環境影響分析565.3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585.4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60第 6 章項目組織管理與建設進度計劃626.1 項目組織管理626.2 項目實施期各階段進度建議63第 7 章 項目建設管理及工程招標657.1 項目建設管理要求657.2 招標依據667.3 招標范圍667.4 招標組織形式及招標方式677.5 評標67第 8 章勞動安全
3、衛生688.1 執行規范標準688.2 勞動688.3 消防安全698.4 抗震設防安全698.5 防雷接地安全708.6 衛生71第 9 章項目建設方案節能評估729.1 項目概況729.2 項目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729.3 項目建筑專業節能措施749.4 給排水專業節能設計759.5 電氣專業節能措施779.6 暖通空調專業779.7 動力節能789.6 行為節能79第 10 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8110.1 投資估算依據及標準8110.2 投資估算8210.3 資金籌措88第 11 章社會評價8911.1 項目對該校的規劃發展的貢獻8911.2 項目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891
4、1.3 項目對就業目標的貢獻9011.4 項目與所在地互適性分析9011.5 社會評價結論91第 12 章項目實施保障93第 13 章結論與建議9513.1 結論9513.2 建議9613.3 附件9713.3.1 事業單位法人證書9713.3.2 關于開展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第一期建設工程批復(黃府辦復【2016】696 號)9813.3.3 關于實施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的批復(黃府辦復【2016】236 號). 10013.3.4 xx市黃江中學教學樓 1 大業簽字HJ(2009)第 DY048-K1 號. 10213.3.5 xx市黃江中學教學樓 2 大業簽字HJ(2009)第 DY04
5、9-K1 號. 10413.3.6 xx市黃江中學教學樓 3 輕紡簽字(2015)229 號10613.3.7 xx市黃江中學學生宿舍 A 大業簽字HJ(2009)第 DY053-K1 號10713.3.8 xx市黃江中學學生宿舍 B 大業簽字HJ(2009)第 DY054-K1 號10913.3.8 xx市黃江中學學生宿舍 C 大業簽字HJ(2009)第 DY050-K1 號11113.3.9 xx市黃江中學科技實驗樓 大業簽字HJ(2008)第 DY0102 號11313.3.10 xx市黃江中學綜合樓 大業簽字CA(2009)第 DY045-K1 號. 1151.1 項目的提出第 1 章
6、總 論86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落實國家和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圍繞市委市政府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xx、實現高水平崛起”的工作思路,堅持優先發展、以人為本、促進公平、改革創新、提高質量的原則,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為xx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持和知識服務。xx市黃江鎮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堅持教育發展“六個優先”政策(即優先安排
7、教育投入、優先規劃教育發展、優先保障學校用地、優先引進教育人才、優先落實教師待遇、優先解決教育問題),不斷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圍繞“優質、均衡、特色”的目標,確保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地位和作用。鑒于xx市教育局組織的校舍工程安全專項檢查中,xx市黃江中學大部分建筑未能達到國家規定的綜合抗震性能要求,存在安全隱患, 為落實市有關部門整改要求,確保校園和師生人身安全,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教育教學順利開展,因此,xx市黃江中學提出進行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1.2 項目概況1、項目名稱: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2、建設性質:改擴建3、用地性質:公共設施
8、用地4、建設單位:xx市黃江中學5、建設地址:項目位于黃江鎮教育路 31 號,介入雞啼崗村和袁屋圍村界交匯處6、項目總用地面積:69874 平方米1.3 報告編制的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主席令第七十四號);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3、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4、廣東省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 年);5、xx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6、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東委發2012)9 號) ;7、關于印發的通知(東府201237 號)
9、;8、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建標2002102 號);9、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 );10、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12 );11、房屋結構安全鑒定標準(DB11/T637-2009);12、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 ;13、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國家發改委);14、現行的行業政策、規定、法律法規、設計標準;15、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有關批復文件;16、甲方提供規劃設計資料。1.4 用地基本情況本項目位于黃江鎮教育路 31 號,介入雞啼崗村和袁屋圍村界交匯處,用地性質為公共設施用地,主要用途為辦學。經xx市國土資源局黃江
10、分局調查,黃江中學于 1994 年建成使用,總用電面積為69874 平方米,其中教師宿舍樓、商鋪用地面積為 9062 平方米,已于 1999 年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證號為:東府國用( 1999)第19001800018 號;剩余地塊至今未辦理任用用地手續(雞啼崗村 44819平方米、袁屋圍村 15992 平方米),按照當前土地法律法規,該地塊如需完善用地手續,需辦理土地所有權證或取得市政府已征收土地批復,基于以上情況,國土資源局黃江分局要求黃江中學須辦理土地所有權證相關手續后方可進行下一階段工作。1.5 項目位置情況本項目位置圖 1-1 黃江中學項目位置圖該項目位于xx市黃江鎮黃江公園旁,毗鄰
11、黃江大道、教育路、介入雞啼崗村和袁屋圍村界交匯處,地塊毗鄰城市商圈與都市居住區,附近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地處繁華地段,交通便利。1.6 報告編制的原則1、“以人為本、環境優先”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的文化氛圍。在建筑設計方面應體現環境優先,崇尚自然和諧的人文理念,并緊跟時代的脈搏;2、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 充分考慮城市建設規劃、人口增長和密度、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寄宿學生實際需求、教育資源布局、地理環境及水電等基礎條件是否滿足寄宿學校長遠發展需要等因素,確定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建設需求。結合實際情況,按照實事求是地制定項目建設內容;3、項目建設應符合國家及
12、xx市城市建設規劃和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或過度集中; 4、項目建設本著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綜合配套、兼顧發展的原則;受建設場地相對固定的制約和本著節約投資的原則,本項目要在功能完善的基礎上,盡量做到經濟、實用、環保;5、方案設計本著功能合理、變通性強、包容和開放性明顯的建筑特點;安全、可行、經濟的結構特點;技術先進,運行可靠、節能環保的設備特點進行創作,并在創作中始終貫徹安全、衛生、公益、環保和生態的原則;6、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節能、環保、消防等規定、標準和規范,符合循環經濟的原則與標準。1.7 項目建設的內容及規模概況1、黃江中學現狀建設內容及規模x
13、x市黃江中學于 1992 年開始建設,于 1994 年喬遷現址,經過23 年的共同努力,黃江中學成績在全市鎮級學校成績名列前茅,黃江中學于 2004 年 12 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目前黃江中學規劃用地面積為 69874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 52856 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為 52856 平方米,其中 3 棟教學樓,建筑面積為 7412 平方米,1 棟科學樓,建筑面積 8367 平方米,1 棟綜合樓,建筑面積 8831 平方米,4 棟學生宿舍樓,建筑面積 11011 平方米,師生食堂建筑面積 3456平方米,7 棟教工宿舍樓,建筑面積 7979 平方米,沿路商鋪面積為5800 平方米;項目
14、建筑密度為 27.81%,綠化率為 35%。黃江中學現有教職工 137 人,教學班 32 個,容納學生 1600 人,有標準的 400 米八跑道塑膠田徑運動場 1 個,塑膠籃球場 6 個,曲棍球場 1 個,射箭場 1 個。表 1-1 黃江中學現狀建筑經濟技術一覽表序號名稱建筑面積單位備注1總用地面積69874暫定2總建筑面積528563計容建筑面積528564容積率0.76其中1 號教學樓建筑面積27324F,拆遷2 號教學樓建筑面積27324F,拆遷3 號教學樓建筑面積19484F,拆遷科學樓建筑面積83675F,拆遷綜合樓建筑面積88316F,保留,其中綜合樓一層為體育館學生宿舍樓A 建筑
15、面積18025F,拆遷學生宿舍樓 B 建筑面積18025F,拆遷學生宿舍樓 C 建筑面積16075F,拆遷學生宿舍樓D 建筑面積58006F,保留師生食堂建筑面積3456保留,其中位于學生宿舍樓D 的一、二層教工宿舍樓A 建筑面積11397F,保留教工宿舍樓 B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 C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D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 E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 F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G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沿路商鋪58001F,保留5首層建筑占地面積19430.856建筑密度27.81%7綠地面積24455.
16、908綠地率35%9道路廣場面積13462.2510塑膠籃球場2520.006 個,尺寸:28m15m11曲棍球場5005.001 個,尺寸:91m55m12400 米八跑道塑膠田徑運動場5000.00半徑:36.5m;跑道內設有 104m68m ,同時可以兼容做射箭場用途13機動車停車位250輛14最大層數(高度)7(27.00)層(m)備注:現有教職工 137 人,教學班 32 個,招生人數為 1600 學生。2、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后建設內容及規模鑒于xx市教育局組織的校舍工程安全專項檢查中,xx市黃江中學大部分建筑未能達到國家規定的綜合抗震性能要求,存在安全隱患,為落實市有關部門整改要
17、求,確保校園和師生人身安全,黃江中學提出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項目規劃用地面積 69874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 82252 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為 75587 平方米,其中 3 棟教學樓,建筑面積為 14488 平方米,1 棟辦公樓,建筑面積 4452 平方米,1 棟實驗樓,建筑面積 4966 平方米,合班教室樓建筑面積 1250 平方米,1 棟文化藝術樓,建筑面積 6000 平方米,1 棟綜合樓,建筑面積 8831 平方米,4 棟學生宿舍樓,建筑面積 16025 平方米,師生食堂建筑面積 3456 平方米,8 棟教工宿舍樓,建筑面積 9119 平方米,沿路商鋪面積為 5800 平方米,衛門
18、、連廊、設備用房建筑面積 1200平方米;不計容建筑面積為 6665 平方米(地下室及人防面積);項目建筑密度為 22.92%,綠化率為 35%。黃江中學通過改擴建后計劃招聘教職工 200 人,可安置教學班 60 個,容納 3000 名學生,有標準的 400 米八跑道塑膠田徑運動場 1 個,塑膠籃球場 6 個,曲棍球場 1個,射箭場 1 個。表 1-2 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后經濟技術一覽表序號名稱建筑面積單位備注1總用地面積698742總建筑面積822523計容建筑面積755874容積率1.08其中1 號教學樓建筑面積46006F,新建,其中教學樓屋頂做運動場2 號教學樓建筑面積48006F,
19、新建,其中教學樓屋頂做運動場3 號教學樓建筑面積50886F,新建,其中教學樓屋頂做運動場辦公樓建筑面積44528F,新建實驗樓建筑面積49666F,新建合班教室樓建筑面積12505F,新建文化藝術樓60006F,新建,其中一、二層為圖書館和大型報告廳, 三至六層為鋼琴室、字畫訓練室、創作室等綜合樓建筑面積88316F,保留,其中綜合樓一層為體育館學生宿舍樓A 建筑面積33736F,新建學生宿舍樓 B 建筑面積33106F,新建學生宿舍樓 C 建筑面積35426F,新建學生宿舍樓 D 建筑面積58006F,保留師生食堂建筑面積3456保留,其中位于學生宿舍樓 D 的一、二層教工宿舍樓 A 建筑
20、面積11397F,保留教工宿舍樓 B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 C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 D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 E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 F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 G 建筑面積11407F,保留教工宿舍樓H 建筑面積11407F,新建衛門、連廊、設備用房建筑面積1200新建沿路商鋪58001F,保留5不計容建筑面積6665其中地下室及人防面積66656首層建筑占地面積160177建筑密度22.92%8綠地面積24455.909綠地率35%10道路廣場面積16876.1011塑膠籃球場2520.006 個,尺寸:28
21、m15m12曲棍球場5005.001 個,尺寸:91m55m13400 米八跑道塑膠田徑運動場5000.00半徑:36.5m;跑道內設有 104m68m14機動車停車位250輛15最大層數(高度)7(28.00)層(m)備注:保留建筑面積為 31866 平方米,;改擴建建筑面積為 50386 平方米。1.8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項目建設總投資本項目擬用地面積 69874 平方米,改擴建建筑面積為 50386 平方米,該項目工程總投資估算 14988.48 萬元,其中:土地由政府無償劃撥獲得,建筑安裝工程費用為 13024.49 萬元,設備購置工程費用為 290.58 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為
22、 1068.78 元,預備費為 604.63萬元。2、建設資金籌措本項目工程總造價為 14988.48 萬元人民幣,項目所有投資資金由黃江鎮財政局統籌安排。1.9 主要技術經濟參數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改擴建建設內容及規模: 本項目為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改擴建建筑面積為 50386 平方米,改擴建計容建筑面積為 43721 平方米,主要改擴建 3 棟教學樓,建筑面積為 14488 平方米,1 棟辦公樓,建筑面積為4452 平方米,1 棟實驗樓,建筑面積為 4966 平方米,合班教室樓建筑面積為 1250 平方米,1 棟文化藝術樓,建筑面積 6000 平方米,3 棟學
23、生宿舍樓,建筑面積為 10225 平方米,1 棟教工宿舍樓,建筑面積1140 平方米,衛門、連廊、設備用房建筑面積為 1200 平方米,不計容建筑面積為 6665 平方米(地下室及人防面積);項目建筑密度為22.92%,綠化率為 35%。黃江中學通過改擴建后計劃新增招聘教職工 63 人,新增安置教學班 28 個,新增容納 1400 名學生,校園其他設施保持不變。項目建筑為框架結構,建筑耐久年限為 50 年,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建設配套設施,購置相應教學、辦公設備等。表1-3 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技術經濟指標一覽表序號名稱建筑面積單位備注1總用地面積698742新
24、建建筑面積503863新建計容建筑面積43721其中1 號教學樓建筑面積46006F,新建,其中教學樓屋頂做運動場2 號教學樓建筑面積48006F,新建,其中教學樓屋頂做運動場3 號教學樓建筑面積50886F,新建,其中教學樓屋頂做運動場辦公樓建筑面積44528F,新建實驗樓建筑面積49666F,新建合班教室樓建筑面積12505F,新建文化藝術樓60006F,新建,其中一、二層為圖書館和大型報告廳, 三至六層為鋼琴室、字畫訓練室、創作室等學生宿舍樓A 建筑面積33736F,新建學生宿舍樓 B 建筑面積33106F,新建學生宿舍樓 C 建筑面積35426F,新建教工宿舍樓H 建筑面積11407F
25、,新建衛門、連廊、設備用房建筑面積1200新建5不計容建筑面積6665其中地下室及人防建筑面積6665新建6首層建筑占地面積160177建筑密度22.92%8綠地面積24455.909綠地率35%14機動車停車位250輛15最大層數(高度)7(28.00)層(m)備注:黃江中學通過改擴建后計劃新增招聘教職工 63 人,新增安置教學班 28 個,新增容納 1400 名學生,校園其他設施保持不變。1.10 研究范圍本項目建議書的研究范圍如下:項目建設背景和建設的必要性分析;建設場址和建設條件分析;建設規模和建設方案論證;環境保護、節能節水措施研究;組織機構與項目管理;招標方式;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方
26、案;項目效益評價;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1.11 可行性研究結論1、黃江中學位于黃江鎮教育路 31 號,介于雞啼崗村和袁屋圍村界交匯處,符合黃江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規劃用途為學校用地。當年因為是教育項目,干部、群眾都非常支持黃江中學建設,在全市范圍內學校項目基本上都沒辦用地手續,但現今只要開工建設都必須完善用地手續。2、黃江中學用地因是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市政府、教育局、國土局、規劃局、住建局都一致同意支持該項目的用地申請。3、針對黃江中學校舍存在的問題,通過多種途徑向鎮政府反映安全情況,并向鎮人民政府提出開展對現校區改擴咨詢評估和規劃等前期工作請示,得到了鎮主要領導的
27、高度重視,并指示盡快開展校舍的改擴建的相關工作。4、通過聘請xx市大業建筑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對黃江中學原教學樓、科學樓、綜合樓、學生宿舍樓等建筑進行房屋結構安全鑒定, 鑒定報告結果顯示黃江中學大部分建筑存在安全隱患,房屋的結構安全性綜合評定為 Csu 級,經研究結論該項目需要進行改擴建,確保師生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教育教學順利開展。5、本項目的實施確保校園和師生人身安全,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教育教學順利開展;有利于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改善教育結構體系,有利于有效破解教育發展難題,全面加速教育強鎮創建進程,為社會生產、公共生活服務和以創造社會效益為主的社會
28、事業建設需要。6、項目的實施可以緩解黃江中學就學壓力,有利于促進全市義務教育穩定、持續、協調、健康發展,也有利于加快為國家和本地區培養人才的步伐,從外部環境上實現對當地社會發展的貢獻。7、本項目得到黃江鎮政府的大力鼓勵和支持,符合各項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行業準入政策,具有明顯的政策優勢。8、從建設條件方面看:項目場址選擇合理,建設方案定位準確, 經過對本項目的背景與需求分析,工程技術方案、環境、組織管理等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結合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本報告認為,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是可行的,也是十分迫切需要的。綜上所述,該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的有關政策,建設條件良
29、好,建設規模合理,建筑標準適當,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應抓緊落實、盡快實施。第 2 章項目建設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2.1 項目建設背景2.1.1 xx市黃江鎮概況1、xx市黃江鎮概況xx市黃江鎮位于xx市東南部,北緯 2302, 東經 11382 ,東鄰樟木頭,東南與國營樟木頭林場相連,南與塘廈接壤,西南與光明農場交界,西邊的蜆殼海與大朗隔岸相望,北與常平相接。 黃江鎮地處粵港經濟走廊的腹地,交通發達,西距廣州 80 公里,南至香港 60 公里,北離京九鐵路xx 6 公里,驅車往深圳國際機場和福永客運碼頭僅 48 公里,40 分鐘車程即可到達,每天有多班直通巴士到達香港。全鎮總面積約 98 平方公
30、里,轄 19 個村, 1 個居民委員會,本地人口 3.20 萬人,外來人口近 20 萬人。黃江鎮基礎設施完備,供電十分充足,鎮內現有三座 110 千伏輸變電站,形成布局合理的供電網絡,切實保證了城鎮居民和工商用電的需要。IDD 網絡和聯通網絡適應工商發展要求,服務功能齊全,通訊快捷方便,程控電話、數字移動電話綱絡覆蓋全鎮,郵政服務快、準、方便;市政設施完善,鎮內交通十分方便,有等級公路 99.5 公里,莞樟公路、公常公路、莞深高速公路縱貫全鎮。2、黃江鎮城鎮發展戰略及總體目標根據xx市的整體城市發展目標,結合黃江鎮的發展現狀、趨勢和城市現代化建設要求,以及周邊地區的發展影響,因地制宜的確定科學
31、合理的城市發展目標和建設目標。通過合理布局、優化結構、強化功能,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持續發展。把黃江逐步建設成為“宜工、宜商、宜居、宜旅”的現代化生態城鎮。3、經濟發展策略:根據黃江鎮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目標和該鎮土地資源及其它資源優勢,結合現狀經濟基礎,黃江鎮的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是:逐步穩固與提升第三產業,保持第二產業的發展地位,逐步提高第三產業比重含量,在減少第一產業比重的同時提高第一產業發展質量。依據黃江鎮現有的資源優勢與山地特點,發展以下產業:高新科技及其相關產業服務業、旅游觀光、商貿房地產、文化教育和文化娛樂。表2-1 黃江鎮社會經濟發展目標預測黃江鎮2005年2010年2020年
32、目標值年均增長率目標值年均增長率目標值年均增長率國內生產總值22.32 億元20%50 億元17.5%202.28 億元15%2.1.2 xx市黃江中學概況xx市黃江中學于1992年開始建設,于1994年喬遷現址,經過23 年的共同努力,黃江中學成績在全市鎮級學校成績名列前茅,黃江中學于2004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1、辦學宗旨: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2、辦學目標:創建一流學校,培育四有新人;3、辦學特色:學校實現“五化管理”:德育工作立體化,課程建設素質化,教育科研務本化,體藝教育全面化,后勤管理服務化。逐步形成了 “科研興?!?、 “藝術育人”兩大特色,有力的提升了學校的競爭
33、力。4、學校成果:連年獲得市“初中教育質量一等獎”;先后被評為“省一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 “綠色學?!?、“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xx市一級學?!?、“廣東省一級學?!?。5、未來展望:該校將堅定不移地把學校辦成一所教育理念先進、辦學模式科學、教學業績明顯、發展前景廣闊的社會公認的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初級中學,并向省內一流,全國知名學校的目標邁進。6、黃江中學校舍建筑的現狀目前黃江中學規劃用地面積為 69874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52856 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為 52856 平方米,其中 3 棟教學樓,建筑面積為 7412 平方米,1 棟科學樓,建筑面積 8367 平方米,1 棟
34、綜合樓,建筑面積 8831 平方米,4 棟學生宿舍樓,建筑面積 11011 平方米,師生食堂建筑面積 3456 平方米,7 棟教工宿舍樓,建筑面積7979 平方米,沿路商鋪面積為 5800 平方米;項目建筑密度為 27.81%,綠化率為 35%。黃江中學現有教職工 137 人,教學班 32 個,容納學生 1600 人,有標準的 400 米八跑道塑膠田徑運動場 1 個,塑膠籃球場 6 個,曲棍球場 1 個,射箭場 1 個。2.1.3 黃江中學校舍建筑的存在問題1、學校安全工作是全社會安全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組成部分, 它直接關系到師生能否安全、健康地學習、工作和生活,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和社會
35、和諧穩定。黃江中學于 1993 年竣工落成,并在 1994 年 9 月正式投入使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自然災害的逐年增多,國家相關規范對建筑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對學校的建筑結構安全要求越來越高。在2009 年xx市教育局組織的校舍工程安全專項檢查中,xx市黃江中學大部分建筑未能達到國家規定的綜合抗震性能要求,存在安全隱患,為落實市有關部門整改要求,急需要對黃江中學進行改造或加固處理,確保校園和師生人身安全,保障教育教學順利開展。2、校園安全檢查情況在 2009 年市校安辦組織的校舍工程安全專項檢查中,黃江中學綜合樓和教學樓(3 棟)等建筑物被鑒定為 B 級,科學樓和教學樓(1 棟、2 棟)
36、和學生宿舍樓(A、B、C)等建筑物被鑒定為C 級。表 2-2 黃江中學校舍建筑物安全鑒定一覽表序號工程名稱層數建筑面積(m2)建成日期(年)鑒定結論安全性等級綜合抗震性能11 號教學樓427321993Csu不滿足22 號教學樓427321993Csu不滿足33 號教學樓419482002Bsu局部不滿足4科學樓583671993Csu不滿足5綜合樓688312003Bsu不滿足6學生宿舍 A518021993Csu不滿足7學生宿舍 B518021993Csu不滿足8學生宿舍 C516072002Csu不滿足9學生宿舍 D(新)658002009未檢測評定未檢測評定10師生食堂23456200
37、9未檢測評定未檢測評定(備注:具體各建筑安全鑒定結論詳細見附件)3、教學資源緊張近年來由于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目前在校學生的場地資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要求,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校園校舍的現狀已經無法滿足各方面的要求,嚴重制約了學校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隨著學校周邊的居民區大量增加,常住人口大幅度增加,學校面臨著招生壓力越來越大?,F有的教學條件與日益擴大的教育需求存在著以下矛盾:一是校園面積過小,生均占有的活動空間不多,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是由于教室數量少,班級學生容量大,另一方面是教師辦公室及生活用房緊缺,難以為廣大教職工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為此,黃江中學領導依
38、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各方力量,通過劃撥土地改擴建本項目,適應了學校自身發展壯大的需要。2.1.4 xx市學位需求分析2015 年,xx市年末常住人口 831.66 萬人,其中戶籍人口 188.93萬人,全市有 49 所初中學校,詳見下表:表 2-3 xx市 2014-2015 學年各類學?;厩闆r總表項目學校數(所)班數(個)實際畢業生(人)實際招生數(人)在校學生數(人)預計畢業生 (人)教職工數(人)小計按戶籍分合計其中:本市戶籍非本市戶籍專任教師總計13782828526163835555312634143241069393082970398459763009小學321133438
39、4641127237659138109669549469876092952726681其中: 民辦1138563509838734544059212836427756546261659915035普通中學207553578364100170278289133449144840832122066516422初中16740085402374131201244703801308645797011308其中: 民辦122211924104445111105041245198053272725088高中4015272434126039770456306913976252425114其中: 民辦15432
40、609775082025890041125461891305中職教育22104514234176184791023980239301228028142219其中: 民辦93964890518916191791154003283650452幼兒教育827834084361110484277777567082210691138443152317640其中: 民辦6456469650958622321286533604179261881762425113565特殊教育學校12238443003000946847根據xx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關于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如下:表 2-4 xx市普通初中配置
41、標準表(摘要)項目名稱一般規模(/處)服務規模(萬人)配置規定建筑面積用地面積18 班7650112501470019800 0.850 座/班,建筑面積8.512.5 /座,用地面積18 22 /座。若為寄宿制小學,每生建筑面積增加710 /生,用地積增 加1215 /生。24 班102001500021600264000.81.130 班127501875027000330001.11.436 班153002250032400396001.41.6通過上述標準推導出具體配置標準如下:表 2-5 推導出xx市普通初中配置標準班級數量(班)每班學生數(人)學生總數(人)服務規模(萬 人)標準值
42、平均值(座/千人)計算公式標準平均值(座/千人)總平均值(座/千 人)1845810 0.80101學生總數/ 服務規模*10005196244510800.81.198135117304513501.11.496123110364514701.41.6101116109按照上述標準計算,xx市需要配置普通初中學位為 798394 座(人),目前僅有 659138 座(人),存在 139256 座(人)的缺口。2.1.5 xx市初中階段目標1、建立惠及全民的教育新體系。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全面發展, 不斷完善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普及初中階段教育;推進普通初中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壯大提升初中階
43、段教育,構建服務型高教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2、建立充滿活力的教育新機制。正確處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系,努力形成政府部門依法治教、宏觀管理,教育機構自主辦學、有序競爭,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協作支持的教育發展格局。構建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充分激發校長、教師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提高教育投入保障水平和經費使用效益。3、建立多元開放的教育新格局。統籌全市教育均衡協調發展。規范管理,扶持引導,促進公辦教育發展合作,增強xx市教育影響力和競爭力。4、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新模式。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創新課程模式、教學模式和培養模式,減輕學生過
44、重課業負擔,提高人才培養水平。5、教育戰略主題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 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表 2-6 教育事業發展主要目標教育階段指標單位2009 年2015 年2020 年九年義務教育在校生萬人157721610016500毛入學率%90.8093.0095.002.1.6 項目由來(備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xx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
45、事業發展,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和xx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及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精神,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 鑒于xx市教育局組織的校舍工程安全專項檢查中,xx市黃江中學大部分建筑未能達到國家規定的綜合抗震性能要求,存在安全隱患,為落實市有關部門整改要求,確保校園和師生人身安全,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教育教學順利開展,因此,xx市黃江中學提出進行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
46、程項目。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2.1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黃江中學的現狀及存在諸多實際問題,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對學校的基本要求,時刻威脅著學校師生的安全,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的發展。本項目的實施符合黃江鎮整體規劃,有助于改善教學環境,排除安全隱患,提高教學質量,并且對改善黃江鎮現有辦學條件, 提升黃江鎮教育整體水平具有重要而深遠的現實意義。2、有利于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改善教育結構體系,有利于有效破解教育發展難題,全面加速教育強鎮創建進程,為社會生產、公共生活服務和以創造社會效益為主的社會事業建設需要。3、項目的實施可以緩解黃江中學就學壓力,有利于促進全市義務教育穩定、持續、
47、協調、健康發展,也有利于加快為國家和本地區培養人才的步伐,從外部環境上實現對當地社會發展的貢獻。4、本項目建設,完善了教學設施,不僅優化了辦學條件,提高了辦學水平,而且有利于黃江中學擴大初中招生規模,為高一級院校輸送合格新生,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有用人才,適應了xx市社會發展的需要。5、貫徹科教興市和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初中階段教育是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各級各類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保持教育適度超前發展,必須把初中階段擺在優先地位并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切實予以保障。6、完善城鄉教育基礎設施,整合優化教育資源,通過本
48、項目的實施適當增加教學班的形式,增加公辦學校學位供給,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以確保xx在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確保xx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2.2.2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1、政策支持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和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為指導, 深入貫徹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和xx市教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提升全市教育發展水平,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xx,實現高水平崛起”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持和知識服務。xx市委、
49、市政府對本項目的高度重視,使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在政策扶持和投資上有更多的方便,該項目已經得到市政府、教育局、國土局、規劃局、住建局都一致同意支持。2、項目資金來源本項目所有投資資金由黃江鎮財政局統籌安排,資金來源保障可行。3、選址落實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已完成校址選址工作,該項目的落實使當地教育資源、規劃布局、學校綠化和美化更加合理, 在滿足教育教學的同時達到環境育人的效果。4、均衡發展努力增加初中學位,縮小學校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使同一類型的初中學校達到統一的辦學條件標準,為每一個學生享有更加充分、更加公平的教育條件和發展機會提供堅實的辦學條件和學生學習條件的基礎
50、。5、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促進人口素質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核心目標。本項目建設可以滿足廣大學生的學習要求,全面提高學校素質教育。6、該項目得到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社會效益良好。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人口素質的提高及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就業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使用率,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都具有積極的重要作用。綜上所述,該項目屬于非經營性投資項目,不以營利為目的,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只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社會效益主要體現在:確保校園和師生人身安全,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教育教學順利開展;進一步加快xx市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優秀教育人才,促進學校物質
51、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同發展,建設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管理完善的學校不僅能有效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也能加快學校教育事業具有很大的社會意義。第 3 章項目建設地點及建設條件3.1 項目建設地址1、項目建設地址該項目位于黃江鎮教育路 31 號,選址于現有黃江中學內部,靠近黃江公園旁,毗鄰黃江大道、教育路、介入雞啼崗村和袁屋圍村界交匯處,地塊毗鄰城市商圈與都市居住區,附近生活配套設施齊全, 地處繁華地段,交通便利,建設條件基本具備,可開展工程建設,有利于今后黃江中學辦學條件的落實。圖 3-1 項目位置圖目前黃江中學現狀建筑概況:黃江中學總建筑面積為 52856 平方米,其中 3 棟教學樓樓、1 棟科學樓
52、、1 棟綜合樓、4 棟學生宿舍樓、7 棟教工宿舍樓以及沿路商鋪。據踏勘了解,該項目涉及拆除 1 號教學樓、2 號教學樓、3 號教學樓、科學樓、學生宿舍樓 A、學生宿舍樓 B、學生宿舍樓 C;保留綜合樓、學生宿舍樓 D、7 棟教工宿舍以及沿路商鋪。項目地形較為平坦,水文和工程地質條件良好;供電、給排水、交通、通訊等市政設施條件較好;本項目避開高層建筑;與各種污染、易燃易爆危險品、高噪聲、高壓電線、水利設施等的距離符合國家有關防護距離的規定,其技術指標滿足居住類建筑的相關標準。2、地理概況黃江鎮位于xx市東南部,北緯 2302,東經 11382。東鄰樟木頭,東南與國營樟木頭林場相連,南與塘廈接壤,
53、西南與光明農場交界,西邊的蜆殼海與大朗隔岸相望,北與常平相接。鎮境呈靈龜狀分布,西南山地高而大起于星光,東北埔田地勢低而少止于刁朗,鎮境全長 13 公里,總面積 98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 24573 畝,耕地中水田面積占 21817 畝、旱地面積占 2756 畝。鎮境屬山地,一般標高為 12 米,最高處的雷公山標高為 296.3 米。3、地形地貌黃江鎮屬于xx南部丘陵山區,地勢西南山地高,東北低,是以低丘、臺地為主的半山區?!包S江河”南源北流,流經西北部大朗鎮、常平鎮,注入xx西北邊的東江支流。由于已入熱帶范圍,故地帶性土壤已劃入赤紅壤地區,只有山上才有紅壤和黃壤分布。系山區黃色粘土,地質
54、條件好,宜于建設。黃江轄區地形平坦,地勢由南向北坡, 坡度 4;由東向西坡,坡度約為 3,總的地勢則是由東南向西北坡,平均坡度為 2.6。4、交通概況黃江鎮地處粵港經濟走廊的腹地,交通發達,西距廣州 80 公里,南至香港 60 公里,北離京九鐵路xx站 6 公里,驅車往深圳國際機場和福永客運碼頭僅 48 公里,40 分鐘車程即可到達,每天有多班直通巴士到達香港,鎮內交通十分方便,有等級公路 99.5 公里,莞樟公路、公常公路、莞深高速公路縱貫全鎮。5、市政設施黃江基礎設施完備,供電十分充足,鎮內現有三座 110 千伏輸變電站,形成布局合理的供電網絡,切實保證了城鎮居民和工商用電的需要。IDD
55、網絡和聯通網絡適應工商發展要求,服務功能齊全,通訊快捷方便,程控電話、數字移動電話綱絡覆蓋全鎮,郵政服務快、準、方便;市政設施完善,與各種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險品、高噪聲干擾的距離符合國家有關防護距離的規定;該項目選址用地位置合理可行。3.2 項目建設條件1、工程地質條件建筑場地地勢平坦,校址應選在交通方便、空氣清新、陽光充足、排水通暢、環境適宜、公用設施比較完善、遠離污染源的地段。避開高層建筑的陰影區、地震帶等不安全地帶,架空高壓輸電線、高壓電纜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區,地質情況符合項目建設條件。2、學校網點布局根據xx市黃江鎮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的要求,結合人口密度與人口分布,尤其是學齡人口數量
56、及其增減的發展趨勢,以及城市交通、環境等因素綜合考慮,合理布點。黃江中學學校服務半徑要根據學校規模、交通及學生住宿條件、方便學生就學等原則確定,學校附近沒有高速公路及車流量大、無立交設施的城市主干道。3、校址選擇本項目沒有與集貿市場、公共娛樂場所等不利于學生學習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學生安全的場所毗鄰。4、校園規劃設計(1) 校園總平面設計按教學、體育運動、生活、勤工儉學等不同功能進行分區,合理布局。各區之間要聯系方便、互不干擾。教學樓布置在校園的靜區,并保證良好的建筑朝向。校園內各建筑之間、校內建筑與校外相臨建筑之間的間距應符合城市規劃、衛生防護、日照、防火等有關規定。(2) 學校主要出入口的
57、位置,應便于學生就學,有利于人流迅速疏散,不宜緊靠城市主干道。校門外側應留有緩沖地帶和設置警示標志。(3) 體育活動場地與教學樓應有合理的間隔,并應聯系便利。設有環形跑道的田徑場地、球類場地,其長軸宜為南北方向。5、工程用水用電條件黃江鎮自來水公司可保證項目用水要求,管徑為 100mm 的新校區專用自來水管可安裝到位;10kV 高壓輸電線路可架設至場地,學校專用的變電設備也可配置到位,水電條件滿足建設運營需要。6、建材供應條件黃江鎮建材資源豐富,各類建材廠家眾多,項目建設所需的砂子、石料、磚、木材等均由當地建材廠家提供,鋼材、水泥由各生產廠家駐縣城供貨商定點供應。項目的建筑材料來源充足。7、社
58、會環境條件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教育督導條例等法律法規,緊緊圍繞全面推進教育強市建設的總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先爭優為抓手,以服務人民為宗旨,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規范管理為保障, 抓好以“三評合一”工作為重點的督政工作,以辦學水平督導評估為重點的督學工作,積極針對教育熱點、難點開展專項督查,適時開展隨訪督導,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服務教育大局,促進當地教育科學發展。要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為重點,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為使命,著力夯實基礎,調整結構,優化布局,提升內涵,不斷提高教育事業現代化水平。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項目所處片區基礎設施完善、交通
59、便捷,工程地質條件完備,項目開發建設不存在太多的風險。第 4 章項目建設方案xx市黃江中學作為黃江鎮唯一一所公辦初中,承當著全鎮戶籍人口子弟初中教育的重任。黃江鎮多年來發展快速,城鎮面貌日新月異,人口也不斷增長,學生生源不斷增加,但校區已經比較陳舊,學校建筑規模也非常有限?,F有班數只有 32 個,部分樓宇有安全隱患, 迫切需要通過改擴建,提升校區的基礎設施條件,擴大規模,以滿足學生教育需要。因此,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是必要實施的。4.1 總體規劃設計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建設的目標主要在于滿足當地初中學生入學的需要,提高學校素質教育、人文教育,同時其外觀又要與其周邊環
60、境相協調,要有時代氣息、功能齊全;其建筑規模既要滿足現在的各個功能的要求,又要滿足有長遠的發展規劃。黃江中學位于黃江鎮教育路 31 號,介于雞啼崗村和袁屋圍村界交匯處,本項目為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改擴建建筑面積為 50386 平方米,改擴建計容建筑面積為 43721 平方米,主要改擴建 3 棟教學樓,建筑面積為 14488 平方米,1 棟辦公樓,建筑面積為 4452 平方米,1 棟實驗樓,建筑面積為 4966 平方米,合班教室樓建筑面積為 1250 平方米,1 棟文化藝術樓,建筑面積 6000 平方米,3 棟學生宿舍樓,建筑面積為 10225 平方米,1 棟教工宿舍樓,建筑面積
61、 1140 平方米,衛門、連廊、設備用房建筑面積為 1200 平方米,不計容建筑面積為 6665 平方米(地下室及人防面積);項目建筑密度為 22.92%,綠化率為 35%。黃江中學通過改擴建后計劃新增招聘教職工 63 人,新增安置教學班 28 個,新增容納 1400 名學生,校園其他設施保持不變。項目建筑為框架結構,建筑耐久年限為 50 年,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建設配套設施,購置相應教學、辦公設備等。圖 4-1 項目設計鳥瞰圖設計效果圖4.2 建筑設計依據1、學校建筑設計規范(JGJ67-87);2、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建標2002102 號);3、夏熱冬暖
62、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75-2012)4、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5、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2016)6、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7、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12)8、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144-2004)9、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50033-2013)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01);1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1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6)13、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 50118-2010)14、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
63、T 50314-2015)15、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 50222-2015)16、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2009 年版)17、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GB50555-2010)18、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GB50788-2012)19、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手冊(第二版)20、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2009)21、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2011)2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23、20kV 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2013)24、其他國家、省市相關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規程、規定。4.3 項目建設標準根據城市普
64、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建標2002102 號)、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 )的相關標準,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筑面積指標分規劃指標和基本指標兩部分,本項目采用規劃指標的劃分進行評價。項目名稱規劃指標12 班18 班24 班27 班30 班36 班45 班初級中學面積合計680290841173413508生均面積11.4010.109.809.01、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筑面積和生均建筑面積指標如下表: 表 4-1 城市普通中小學校舍建筑面積指標表單位:m2小結:黃江中學改擴建后計容建筑面積為 75587 平方米,可設置60 個班,每班按 50 人,另外可招聘教師職工 2
65、00 人;生均面積為 23.62平方米;其中本項目改擴建計容建筑面積 43721 平方米,新增 28 個班,每班按 50 人,新增教師職工 63 人;生均面積為 29.88 平方米; 滿足要求。2、教學用房的配置標準(初級中學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的使用面積)普通教室:每班設 1 間,每間使用面積均不得小于 67m2;專用教室:均應配置實驗室、音樂教室等專用教室及輔助用房;城市普通初中中學專用教室的使用面積,分別不宜小于下表的規定。表 4-2 城市普通初級中學專用教室使用面積指標表 單位:m2用房名稱規劃指標12-18 班24-30 班套數面積套數面積實驗室(理、化、生)2328440345522
66、641音樂教室196196美術教室11191119書法教室196196地理教室196196語言教室11191119計算機教室11192215勞動技術教室11192238表 4-3 黃江中學教學用房的配置情況表單位:m2編號功能名稱間數(個)單間面積(m2)建筑面積(m2)1普通教室808064002物理實驗室51306503物理儀器室2601204化學實驗室51306505化學儀器室2601206生物實驗室41305207生物標本實驗室11501508多媒體多功能室(錄播室)31203609音樂教室312036010舞蹈室115015011美術教室213026012書法教室212024013地
67、理教室210020014歷史室210020015生物園11000100016計算機室313039017語音室213026018勞動技術教室2150300小結:黃江中學改擴建后教學用房的配置滿足相關規范要求。3、公共教學用房,配置合班教室、圖書室等公共教學用房及輔助用房,城市普通初級中學公共教學用房的使用面積,應不小于下表的規定表 4-4 城市普通初級中學公共教學用房使用面積表 單位:m2用房名稱規劃指標12 班18 班24 班30 班合班教室133173213253圖書室181261340420科技活動室36547290心理咨詢室18181818體育活動室(器材室)74010401340134
68、0表 4-5 黃江中學公共教學用房的配置情況表單位:m2編號功能名稱間數(個)單間面積(m2)建筑面積(m2)1合班教室3(每層 1 間)400-45012502圖書室17007003教師閱覽室11501504學生閱覽室31504505藏書室21202406展覽室21503007科技活動室21503008心理咨詢室2801609體育館或室內體育室12500250010大型報告廳115001500小結:黃江中學改擴建后公共教學用房的配置滿足相關規范要求。4、辦公用房的配置標準中小學配置教學辦公用房與行政辦公用房,教學辦公室使用面積不得小于 4 m2/人(按辦公人員計算),其他辦公用房和管理用房的
69、配置,可在辦公用房面積內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安排,城市普通中小學辦公用房的使用面積不宜小于下表的規定。表 4-6 城市普通中小學校辦公用房使用面積表 單位:m2學校類別規劃指標12 班18 班24 班27 班30 班36 班45 班初級中學424534658768小結:黃江中學改擴建后辦公樓建筑面積為 4452 平方米,可招聘教師職工 200 人;教學辦公室使用面積人均為 22.26 平方米,滿足要求。5、生活服務用房的配置標準城市普通中小學,教職工及學生生活服務用房的建設與管理應逐步實現社會化。城市普通中小學校生活服務用房應按下列標準配置:(1) 教職工單身宿舍、教職工與學生食堂等部分生活用房使
70、用面積,不宜小于下表的規定。表 4-7 城市普通中小學校部分生活服務用房使用面積表單位:m2學校類別規劃指標12 班18 班24 班27 班30 班36 班45 班初級中學69799712901586小結:黃江中學改擴建后教工宿舍樓建筑面積為 9119 平方米,可招聘教師職工 200 人;教工宿舍樓使用面積人均為 45.60 平方米, 滿足要求。(2) 學生宿舍,按實有住校學生人數配置,住校學生的居住標準不宜低于下表的規定。表 4-8 城市普通中小學校學生宿舍生均使用面積表單位:m2學校類別完全小學九年制學校初級中學完全中學高級中學使用面積3.03.03.03.03.0小結:黃江中學改擴建后學
71、生宿舍樓建筑面積為 16025 平方米,可容納學生 3000 人;學生宿舍樓使用面積人均為 5.34 平方米,滿足要求。4.4 建筑設計方案項目建設應符合學??傮w規劃的要求,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建設用地堅持科學、合理、節約用地的原則,做好總體布局,統一規劃并合理安排設計,做到明確,方便管理??偲矫嬉巹澰O計力求做到功能分區明確、交通流暢、布局緊湊、使用管理方便,并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4.4.1 建筑設計基本原則1、遵循“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為學生提供安全、舒適的就學環境。在內部功能和外部形象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切實需求,設身處地為師生著想,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師生提供一個融洽
72、的交流空間。結合當地人文背景及具體情況,在保證面積、使用功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做適當的修改以突出當地的文化特色。在規劃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學校近期的需要,也要考慮遠期的發展需要。2、充分利用黃江中學自然地形、地貌,根據地形及功能分區, 利用現有條件,因地制宜地有機組織建筑空間布局,使建筑與綠化環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創造人文與自然和諧一體的校園環境。3、根據各功能用房和管理用房等不同功能,進行分區,合理布局。各區之間要聯系方便、互不干擾。生活用房的平面組合應使功能分區明確、聯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4、本項目設計涉及建筑、給排水、電力、結構、消防、防雷等相關專業,設計時須遵循有關規范和規定,符合國家現
73、行有關強制性標準規定,同時還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地形、地貌及周邊環境,與現有環境相兼容,相協調。5、建筑材料和結構形式的選擇,應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節能、保溫隔熱等方面的要求。4.4.2 用地平面布置因項目是在校園內實施的單體建筑,確定的只是建筑物的位置選擇。其位置選擇考慮了充分利用場地地形及周邊環境,按照節約土地、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原則,并且考慮了學校的長久發展和日常教學活動的規律,根據規劃要求進行布置。1、設計理念(1) 校門處留出足夠的緩沖地帶,妥善解決人車分流問題,有條件的可以設置停車場,或利用周邊地區的停車場。(2) 風雨連廊在空間形態上呈線形,導向性明確,適度的
74、引入光線和宜人的尺度會讓本來是單調性向導的“通道”空間具有促進偶然交往的品質,如墻報休息椅欄桿等設施,恰好能依附在這種線行的讓人行走通過的空間上,使得這種線形為現代建筑空間上經典的精髓之一。(3) 校園開放空間設計:校園的活力來源于各種交往活動,校園開放空間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承載這些活動,交往活動大致包括: 公眾方面、小集體方面、個人方面。對開放空間的控制應從人的使用要求出發,考慮不同層次的交往活動的可能性,盡量滿足使用者對公共與私密的不同程度的需要。(4) 綠化與環境設施:綠化設計和植被被選用應注意與所處的空間氣氛相協調,充分利用現有的綠化經行再利用,部分綠化保留現狀。(5) 教室設計:教室
75、是教學最基本的單位空間,學生在校過程中,教室內度過的時間約為全部在校時間的 70%,教室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心身健康。因此,教室的大小、形狀、朝向。通風、采光、室內設施等需在設計中綜合考慮,合理設計,創造一個優美、舒適的學習環境。2、功能分區本校園可分為三大基本功能區,即教學區、生活區、體育活動區。主要的三大基本功能區順著基地的南北方向展開:教學區在南側中 間,教工宿舍生活區在基地的西側,學生宿舍區生活區在基地的東側, 在體育活動區在校園的北側,將教學區與宿舍區有機的結合,動中有靜,靜中含動,體現著同學們井然有序的學校生活。三大區以天然景觀為中心,犄角相依,動靜有隔,有分有連,疏密相間
76、。通過空間群體、道路、軸線的呼應和控制,使校園各個組成部分從功能到形式有機地聯系起來,從而塑造出渾然一體的空間環境。本校園總體布局中有東西、南北二條控制軸線暗含其中,一條謂之生態軸線,一條謂之人文軸線。3、建設內容和規模本項目為xx市黃江中學校園安全改造工程項目,改擴建建筑面積為 50386 平方米,改擴建計容建筑面積為 43721 平方米,主要改擴建 3 棟教學樓,建筑面積為 14488 平方米,1 棟辦公樓,建筑面積為4452 平方米,1 棟實驗樓,建筑面積為 4966 平方米,合班教室樓建筑面積為 1250 平方米,1 棟文化藝術樓,建筑面積 6000 平方米,3 棟學生宿舍樓,建筑面積
77、為 10225 平方米,1 棟教工宿舍樓,建筑面積1140 平方米,衛門、連廊、設備用房建筑面積為 1200 平方米,不計容建筑面積為 6665 平方米(地下室及人防面積);項目建筑密度為22.92%,綠化率為 35%。黃江中學通過改擴建后計劃新增招聘教職工 63 人,新增安置教學班 28 個,新增容納 1400 名學生,校園其他設施保持不變。項目建筑為框架結構,建筑耐久年限為 50 年,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建設配套設施,購置相應教學、辦公設備等。4、建筑工程(1) 教學區本設計通過廊道將教學區主體建筑組合為一體,從而使教學區活動聯系便捷。就教學區的建筑總體而言,其特點
78、有:建筑整體感強, 交通流線明晰;辦公按功能分區布置,聯系便捷;教學樓按年級獨立成團,易于管理;專業教室自成一體,維護人員控制統一;公共空間豐富,層次分明,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教學樓布置成條形式,由通道連接,教學區由 3 棟 6 層教學樓、1 棟 6 層實驗樓、1 棟 6 層文化藝術樓、1 棟 6 層綜合樓和 1 棟 8 層辦公樓組成。行政辦公樓包括行政辦公和教學辦公兩個部分。行政辦公樓設置在地塊東側辦公樓中。教學區建筑立面充分體現現代感和文化內涵,色彩與材料以深色石材和磚為主,輔以白色點綴。屋頂為藍灰色。其他輔助教學用房為平頂和現代感很強的風格以示變化,豐富校園空間。教學區建筑群體中有大量公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學 校園 安全 改造 工程項目 可行性研究 報告 2017 100
